孩子逃學家長怎么辦
星稀小可愛u
2023.12.22 10:40
1297瀏覽
1回答
小月媽媽
很多青少年的學習成績提不上來,就會出現厭學。逃學的問題,在當下已經司空見慣。學習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可以讓很多孩子僅僅因為學習,陷入“尷尬”的境地。孩子逃學怎么辦?又有什么樣的表現呢?
孩子逃學家長怎么辦?
1、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家長應有這樣的意識:青少年輔導提示您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孩子的學習和孤立,要求家長通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日常活動來學習,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用孩子快樂的方式來幫助和引導孩子。
2、讓學生體驗成功
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的孩子更應如此。切忌用孩子的缺點去拿其他孩子的長處,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微小進步,及時表揚鼓勵,讓孩子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要把孩子的目標細化成階段計劃,讓孩子看到進步的希望,保持激情。
3、促進興趣遷移
讓孩子廣泛的興趣去研究遷移的積極因素,當孩子對工作以外的事情感興趣時,一味地阻撓是不明智的,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興趣遷移、體育、文學和藝術的孩子,提高遷移學習場合等方面的興趣。
4、指導學習方法
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具體指導。很多孩子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不佳,因為學習方法不合適。因此,有必要在具體的學習方法上對孩子進行指導,比如如何指導孩子聽課,如何回答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復習等等。
5、欲速則不達,不能勉強孩子學習
逼得太緊,孩子就會焦躁、不耐煩、潛意識抗拒。家長要不斷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帶他們去博物館、動物園、圖書館等場所。同時,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家長首先要熱愛學習,要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應該繼續學習,并為孩子樹立對知識保持興趣的榜樣。
作為父母,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的驅動力,鼓勵他在看到孩子的進步時有成就感。只有這樣,孩子的自我認知是積極的,他們才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主動地學習。
孩子逃學有哪些表現?
1、學習中的認知偏差
孩子逃學是學習認知偏差的表現之一,認為閱讀毫無用處。在這個信息豐富的社會,孩子會受到網絡或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在負面信息的影響下,他們認為在這個社會中,無論讀多少書,沒有背景和金錢的支持都是無用的。孩子一旦有了這個想法,就不會喜歡讀書了。
2、對學習持消極態度
孩子逃學,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消極的態度。很多孩子在父母、家人和老師的壓力下,越來越討厭學習。甚至一想到學習,他們的情緒就開始失控,有緊張、焦慮、恐懼、厭惡等。這些不愉快的經歷正在促使兒童的情緒激化。每當情緒受到影響時,他們就會清楚地表現出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學習活動。
3、叛逆行為
逃學不僅體現在孩子的情緒和態度上,還直接體現在他們的行為上。逃學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上學,經常遲到早退,找各種理由請假,甚至逃學。有的干脆棄學離家出走或輟學,向老師、家長提出學習要求,往往故意沖突反對。
上一篇:孩子叛逆怎么教育最合適女孩
下一篇:初二孩子玩游戲非常的上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