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該如何引導
欣欣媽媽
2023.10.09 15:59
498瀏覽
1回答
小鬧斧的麻麻
孩子對學習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無趣、冷淡、怠慢、厭倦等消極情緒和行為方式,都是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厭學表現(xiàn),如今厭學情緒已成為當代學生的主要情緒問題,那么孩子厭學該如何引導呢?
孩子厭學該如何引導?
第一,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信心是前進的動力,進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學習上,氣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滿足孩子高層次需要。厭學者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信心,若家長適當?shù)亟档蛯⒆拥膶W習要求,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孩子成功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動機,增強信心,克服自卑,糾正厭學情緒。
在孩子每一次作業(yè)、考試或是成長經(jīng)歷中表現(xiàn)有進步時,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表揚,使他們看到希望,樹立信心。一個人有了成功的決心和信心才能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家長還應該給孩子減壓、松綁,不要過分強調(diào)競爭。要多傾聽、多寬慰、多疏導,鼓勵他們只要花了力氣,學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還要多關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估計要客觀,期望要合理。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都希望子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們的期望值很高,這樣脫離甚至超越了孩子的實際水平。他們在超負荷的運轉(zhuǎn)中,就積蓄了對學習的怨恨,容易引起抵觸情緒。作為家長應該面對現(xiàn)實,合理地調(diào)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值,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家長要經(jīng)常幫助孩子恰如其分地做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這樣,才能使孩子處于自信而不自卑,自尊而不自負,自善而不自棄的心理狀態(tài)。
如果家長不善于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實際情況,過高的期望若不進行適時地調(diào)控,而是一味地為他們買參考書,約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試成績一定要考多少分,排第幾名,這樣做往往造成孩子厭學、畏學,進而棄學、逃學甚至離家出走的悲劇。
第三,讓孩子定一個學習目標。
學習的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小主人,讓孩子定一個學習目標,一點一點向上進步。如果給孩子定的目標太高的話,孩子夠不到,埋怨自己學習能力比別人差,自然而然就出現(xiàn)了厭學的心理。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自身情況去要求孩子,尤其是孩子出現(xiàn)厭學心理時,一定不要把學習目標定得太高。
第四,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
每位家長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欣賞自己的孩子,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贊揚。如孩子的字寫得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你字都能夠?qū)懙眠@么好,更何況學習呢;孩子數(shù)學口算能力好,家長可以豎起大拇指說:你數(shù)學口算這么好,相信通過你的努力,學習也能夠趕上的。多找找孩子在學習中的閃光點是什么?及時給予鼓勵,一同和孩子克服厭學的心理。
第五,家長給予學習上的幫助。
孩子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家長除了要幫忙克服厭學心理之外,還要在學習上給予幫助。不要將成績把孩子的學習興趣壓得死死的,要放下心來,給予孩子鼓勵,告訴他成績固然重要,好的學習態(tài)度才是更值得贊揚的。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可以給孩子聽背誦,幫忙找出學習重點,難題等。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