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言言媽媽
2023.12.28 11:04
355瀏覽
1回答
鑫欣倆寶
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是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反而要求孩子做到,這是不現(xiàn)實的;有的家長對孩子管教非常嚴格,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都是先罵一頓打一通再開始講道理,這樣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在心里留下很深的陰影,性格上容易變得更加偏激。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1、孩子要因人而異的教育,不能打罵教育,棍棒下面出不了孝子,非常不提倡。男孩要窮養(yǎng)。女孩則要富養(yǎng)。不管是男孩和女孩都要父母自己帶好些。
2、與孩子一起學習,一邊教育孩子,自己卻完全做著相反的事情,并不是父母的身份就能讓孩子完全聽從家長的教育,這種老舊的思想與家長自己所追求的現(xiàn)代教育是完全違背的。教育孩子不是要讓孩子完成一個目標或達到某種層次,而是讓孩子自我不斷的發(fā)展。
3、學會放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要嘗試讓孩子自己做主,學什么特長,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某方面的愛好,家長不要強加干涉和打斷,而是應該鼓勵他,因為越有興趣越學得好,而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反感。
4、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有耐心,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想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時候,自己是什么心態(tài),這種同理心是應該有的。急躁的灌輸教育其實和暴力沒有區(qū)別,只會傷害孩子而起不到任何作用。
5、給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和睦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關(guān)系的和諧,有序的家庭生活秩序,可以讓孩子陶冶美好的情操,有利于的孩子身心健康。
6、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jù)孩子年齡段的特點,盡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讓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孩子懂得付出和分享。
7、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錯誤,家長要以說服教育為主,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千萬不要動武力,否則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讓孩子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認識到錯誤的所在,心甘情愿的改正錯誤。
8、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家長要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跑步,或者帶孩子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另外一方面更多的接觸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從而養(yǎng)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孩子教育問題根源都在父母身上:
首先,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小時很多習慣和性格何父母的影響非常密切。如果父母素質(zhì)高教育孩子小時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學習習慣和非常樂觀的性格,孩子長大以后就會非常樂觀積極,無倫遇到困難都會努力克服。
其次,如果孩子跟你說謊,說明孩子沒有把你當做不幸的分擔者。他知道一旦說出實話,將會面臨來自父母的吼叫,指責、甚至是打罵。孩子為了逃避處罰,而說出謊話。
第三,中國式的打壓教育,向來崇尚讓一個孩子學會獨立堅強。可這種對孩子沒有鼓勵和表揚,只有批評和嘲諷的“打擊式教育”,真的是對孩子有很大負面影響。
第四,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不能在公共場合對孩子進行責罵。
第五,很多父母對孩子有著很強烈的控制欲,父母用這種控制欲,來規(guī)范孩子人生道路。孩子需要自己的選擇權(quán)。
第六,不能溺愛孩子。在中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磕著碰著,不敢讓他接觸自立,他們要什么就給什么,用心血鑄成了一個個象牙塔。
第七,不宜拿孩子做比較。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從來不是比出來的,而是用心養(yǎng)出來的。
第八,愛發(fā)脾氣的小孩更需要被關(guān)注。孩子需要從父母的關(guān)注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第九,對孩子加強尊重。你用命令的口吻指揮孩子做事情,那孩子自然有樣學樣。孩子沒有從家長的身上學會尊重,自然不能明白如何尊重別人。
第十,認真聆聽孩子的心里話,與孩子彼此信任。
上一篇:孩子愛頂嘴脾氣爆怎么辦
下一篇:怎么對待叛逆的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