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主性的原因
小米娜寶貝
2023.10.17 14:03
527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孩子缺乏自主性,不敢自己主動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耍,寫作業也要爸爸媽媽在一旁看著他,他才會寫。像這樣自主性差的小朋友并不在少數,對于孩子自主性這么差,爸爸媽媽不免擔心孩子的未來,那么,孩子缺乏自主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缺乏自主性的原因
1、家長過度打擾
孩子在寫作業,大人就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寫錯了一個字、算錯了一個數,家長馬上就叫起來-你這里寫錯了。其實這也是不好的習慣,一方面會打擾孩子學習的專心程度,二是影響孩子自我檢查的能力。
2、家長過于溺愛
因為我國的國家政策,人們的生育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人們逐漸從心底里接受了一個孩子的思想,所以獨生子女已經成為常態。
因為家長的過度寵愛,尤其是祖父母的隔代親會讓小孩子處于一種被溺愛的狀態。這樣的小孩從小就被家長全方位的照顧給包圍了,根本沒有自己實踐的機會,那么獨立自主也就無從談起了。
3、家長過度獎勵
例如完成一項作業,就給予金錢獎勵或者玩具獎勵,這也是不健康的做法。
家長不應該用獎勵的方式來促使孩子寫作業,而是應該用鼓勵的方式,雖然兩個詞語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鼓勵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好的內驅力,而獎勵卻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4、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
現在有相當于部分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而不是干家務,所以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把側重點就放在了學習上,從而輕視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
比如說,穿衣吃飯是人的基本技能,但是有相當多的小學生家長會選擇替孩子穿衣服,他們覺得這樣會增加孩子的睡眠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這種方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這其實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舉措。
5、家長過度保護
很多家長用車接送孩子上下去學,孩子一上學就鉆進了家長的車子里,兩眼不看窗外污,很可能小學六年過去了,都不知道從家到學校自己該怎么走。這種事情聽起來很可笑,但確實存在生活里。
上一篇:孩子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下一篇:初一孩子恐懼上學怎么心理疏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