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寫作業怎么辦什么辦法最好
小豬妹!clm
2023.10.02 16:50
608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孩子玩手機,玩玩具很開心,但是一寫作業家長和孩子就不對付,真是應了網上那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哇哇喊叫。陪寫作業最大的困擾就是怕被氣爆,那么學生不寫作業怎么辦什么辦法最好呢?
學生不寫作業怎么辦什么辦法最好?
第一,條理性差—做事沒順序。
這類孩子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解決辦法:
首先,父母要先告訴孩子,寫作業之前要做好準備,文具,作業的順序都需要孩子來安排。沒有條理,也就是沒有做計劃的問題。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事前準備的好習慣,防止遇事慌亂。
真正要治本,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要學著做一個懶媽媽,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
第二,學習基礎差—缺乏興趣。
學生本身的基礎就差,上課老師講的很多知識點還沒有消化吸收,回到家做作業的時候自然就很費勁。一個人干著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可能主動,當然是能拖則拖呀!
解決辦法:
(1)對于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
家長千萬不要馬上就告訴孩子怎么怎么做,甚至有些家長還會演變成自己說一句,讓孩子跟著寫一句,這樣是不可取的。會給孩子錯誤的信號:最后幾題我就是不會寫,等著家長或者老師來講就行了。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讀幾遍題目:把題目再讀一遍,理一下其中的關系,如果還不會的話,可以再多讀幾遍。當孩子做出來后,也不要吝嗇夸獎:我就說你肯定行的吧,以后遇到不會的題目可以自己先多讀幾遍,好好考慮題目中所給條件的關系,認真分析,不要還沒看題目就想著放棄。
(2)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
家長要學會區分這些題目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會做。有些孩子可能連題目都不看,就跟家長說不會,要么就等著家長講,要么就空在那里不寫。或者是在做最后幾道題目時,僅僅匆匆看一眼,感覺是最后幾題肯定會很難,認為自己肯定寫不出來,這是對自己很消極的暗示。
(3)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每個人都是這樣,對于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點做;而對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所以,父母要多想辦法,盡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
第三,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之后再做些題目,增加了許多課外作業,沒有了玩的時間,于是孩子就干脆做慢點兒,形成了磨蹭的習慣。
解決辦法:
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致的時間估計,給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做作業了。
第四,過于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癥。
有的孩子,什么都好,作業工整,成績優秀。就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如同強迫癥一般。
解決辦法:
對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
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第五,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不知道家長發現了沒,不寫作業,孩子渾身舒坦;只要一寫作業,屎、尿、屁全來了。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么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
解決辦法:
(1)培養孩子善于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業比較快,效率高,而且質量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孩子缺少專注力的訓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過于隨意,沒有得到一些專注力的訓練或者是培養,孩子在面對一些行為習慣時無法自我判斷其正確性,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家長可以通過拼圖、積木、搭建、迷宮、各類手工、瞬時記憶等注意力訓練的小游戲,幫助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可以有效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2)訓練孩子良好的聽力。
“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途徑,“聽”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父母可以讓孩子聽音樂、聽說書,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所聽到的信息,努力培養孩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3)給孩子營造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貼其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的書桌上不宜放置鏡子;不要讓孩子養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的習慣。
(4)合理安排學習的內容。
研究表明,孩子學習開始的頭幾分鐘一般注意力不夠集中,過幾分鐘后會好起來。根據這一規律,可建議孩子先做一些較為容易的作業,待注意力相對集中后,再做較難的作業,還可以將口頭作業與書面作業相互交替著做。
第六,缺乏時間觀—需要催促。
很多家長總是習慣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該寫作業了。”“到練琴時間了,別看電視了!”“該洗澡了!”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也讓孩子有依靠性,沒有時間觀念。
解決辦法:
(1)善用小鬧鐘。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業。幫孩子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然后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鐘,鬧鐘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鐘響。
(2)按考試要求寫作業。
按考試要求做完作業,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經過訓練,做作業的速度就會快許多,準確率也會大大提高。
(3)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后時間。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作業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是個狠招,家長要具情況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關鍵時用上幾次。
(4)少催促,多表揚。
家長學會能及時發現,強化孩子習慣養成。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馬上表揚。而孩子慢的時候,裝做看不見,故意淡化它,要讓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確實比以前快了。
第七,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有的孩子如果有足夠的耐心的話,問題都能答對,但是不能太著急,不能逼他,只能耐心地等。每次寫完作業時,由于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寫的慢,所以就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那樣就要重新擦掉,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經常把本子擦破。孩子自己也很著急,很生氣。
解決辦法:
(1)關注思維和手不能同步情況。
有的孩子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太慢,所以就會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
這種情況,家長平時要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勵他跟別人交流,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和讀寫能力。
(2)關注手眼不協調情況。
有的孩子寫字速度慢,經常會寫字出線、出格、還會出錯,在考試時答不完題,而且做題時還經常出錯,成績特別差。
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采取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評,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