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該如何處理
薇薇寶貝520
2023.10.25 18:44
386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犯下許許多多的錯誤,孩子犯錯該如何處理需要智慧的。有的家長求全責備,在他們眼中孩子處處是毛病,結果使孩子自我封閉、消極抵抗。有的家長能寬容忍耐,結果讓孩子能打開心扉、一訴衷腸,讓許多的錯誤成為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犯錯該如何處理?
1、認識錯誤的原則。
孩子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之后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還固執的一錯再錯。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必須冷靜對待,幫助孩子認識分析錯在哪里?并讓孩子知道這個錯誤造成的影響,及其帶來的危害。一般而言,要達到這樣的教育效果,家長就要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談話環境,心平氣和的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根源,并指出錯誤的危害,讓孩子內心接受你的分析,并能實現心理認同。為后續的知錯改錯打下基礎。
2、認領錯誤的原則。
孩子犯錯后,家長在批評,教育,分析,幫助的基礎上,要讓孩子把自己的錯誤認領到心里,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沒有這個過程,孩子就不能完成犯錯—知錯—認錯—改錯這一個心理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內省、反思和改正的過程。家長在對待孩子錯誤時,讓孩子認領錯誤這個環節非常重要,絕對不能省略或缺失。
3、改正錯誤的原則。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能改,一錯再錯,大錯特錯。只要孩子犯錯后,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真誠的認領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起責任,并愿意下大決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那也是一個好孩子。家長在對待孩子錯誤時,幫助孩子分析錯誤,認領錯誤,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不再犯錯。如果這一目的達到了,那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孩子犯錯家長該如何處理?
一、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現實生活中,當孩子犯了一個小錯時,父母總是單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對孩子的行為作出一些不中肯的評價和指責。當孩子想要申辯和解釋的時候,父母通常會更加生氣,認為孩子是在狡辯,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也是“不用解釋!”如果父母帶著好奇和真正感興趣的態度,不去評判,而是去試著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想法,這樣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感受想法被人理解了,他就能更冷靜、理智地面對自己的錯誤。
二、讓孩子承擔適量責任。
孩子犯錯后,很多父母在生氣之余,會采取自己去“善后”的方法,這樣孩子并不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做錯了,給他人帶來了危害。所以孩子犯了錯,也應該承擔適量的責任。當孩子犯錯,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善后,但必須要求孩子幫一個在他能力范圍內的忙,這樣孩子就懂得犯錯誤就應該勇于承擔后果,不會逃避和推卸責任,反而能夠吸取教訓。
三、把注意力放在彌補過失和解決問題上。
孩子有過失的時候,恰好是父母教育的良機。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彌補過失和解決問題上,是教會孩子承擔責任的最好方式。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應保持冷靜,既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應當講清道理,和孩子一起想彌補過失的方法,讓孩子在過失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四、不帶任何情緒地描述犯錯的后果,說出你的感受和不滿。
不帶任何情緒地描述孩子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后果,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引導。當孩子犯錯,父母不可再盛怒下批評孩子,這時的用語和聲調容易失控。父母只需要告訴他們犯錯的緣由和所造成的結果,指出錯在哪里,向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的行為不滿。這樣做,一是讓自己平靜下來,二是讓孩子知道你生氣了,三是給孩子反思自己錯誤行為的機會和時間。
五、欣賞孩子在事件中的閃光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時不可避免的,父母應該包容和安慰孩子,指責和批評不僅于事無補,而且會造成孩子對父母感情的疏遠。當孩子不必害怕因為犯錯而受到責備和懲罰時,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放在以后如何避免犯錯上,就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如果父母抓住孩子在事件中和善后處理時表現出來的閃光點,更能打動孩子的心,讓孩子積極地解決問題。
上一篇:孩子有厭學情緒怎么辦吧
下一篇:孩子打人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