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爭強好勝的原因
2023.10.19 07:15
1265瀏覽
大多數人認為孩子爭強好勝是好事,因為我們習慣將爭強好勝與上進心等同起來,其實,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太過爭強好勝的孩子也會給家長帶來不小的煩惱。那么,孩子爭強好勝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爭強好勝的原因
1、在家里所以人都圍著孩子轉,他已經習慣了自我為中心
許多孩子在家里那就是個小少爺,家里人都寵著他們,什么事情都以孩子為主,他們想要什么就給什么,沉浸在各種贊美和夸贊中,久而久之,習慣于占據心理優勢。這種任何人都圍著他轉的生活,會讓孩子感到也不滿足和享受這種感覺,所以他們接受不了失敗和落后帶來的挫敗感,心理會感到不平衡。
2、缺乏安全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惡劣的家庭環境中,或者如果他或她長期不與父母一起生活,就會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這可能使孩子過分渴望成功,因為成功使他或她感到安全。
有些孩子的爭強好勝是源于父母的潛移默化影響,所以我們也得從自身找一下原因。其次我們要正視孩子爭強好勝的行為,讓他明白這種行為的利弊,減少我們對孩子這方面的影響。孩子爭強好勝怎么辦呢?
孩子爭強好勝的原因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上”、“小太陽”。眾星捧月的教養方式,讓孩子享有眾多的優先權、獨占權,讓孩子習慣了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再加上,有的小朋友從小就喜歡表現,還總是浸泡在各種表揚和贊許聲中,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占據心理優勢。
勝利、成功、領先,可以帶來心理滿足感,孩子喜歡這種感覺,但無法接受和容忍失敗、落后造成的心理失衡。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嚴厲的家教環境下,或者長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會讓孩子過于渴望成功,因為,成功能讓孩子感到安全。
好勝心是一個不精準的概念,家長需要進一步分析。孩子的所謂好勝心到底是什么?有的孩子的好勝心是虛榮心、好面子;有的是對自己要求高;有的是斗狠……分清這些才好說是好還是壞。那么,小孩子爭強好勝好不好呢?
小孩子爭強好勝好不好
凡事都要看到它的兩面性,對待孩子的好勝心同樣如此。
一方面,孩子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可以讓他以更優秀的人為奮斗目標,促進他不斷地銳意進取,獲得更大更快的成長。例如,在學習上不服輸,他就會不斷的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找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長處,進而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是具有較強好勝心好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孩子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可能事事都要爭強好勝,爭當最優,而事實是總有比他更優秀的人,總有某些方面他確實不如別人,可能他再努力也還是沒辦法改變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依然保持爭強好勝的心態很容易遇到挫敗,導致情緒低落,不僅不能促進他進步,反而會讓他在產生懷疑自己能力的想法。長時間的這種自我懷疑甚至會影響他健康的心理發育。這時候,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總結起來就是:孩子具有適當的好勝心是好的,可以促進他的進步和成長。但同時也要讓他明白,并不是事事都應該爭強好勝,某些方面可以去努力,但對待比他很優秀的人可以試著秉持一種欣賞和崇拜的態度,這樣會讓自己更快樂!
孩子好勝心強,有好有壞,我們應該根據事情來定奪。如果過強會適得其反,做任何事情都過于要強,會給自己過于多的心理壓力。而如果沒有好勝心,做起事情來,又缺乏了積極性。那么,男孩子爭強好勝好不好呢?
男孩子爭強好勝好不好
首先,我認為,男孩子好勝心強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一個小孩子,正是充滿激情、活力的年紀,就應該以好勝的心態去學習新事物,參加各類的活動,而不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去敷衍了事。只有全身心的投入了,參加進去了,孩子的收獲才會更豐富,對他以后的成長道路幫助會更大。
其次,有好勝心不是壞事,但也不能過分的爭強好勝,也就是這種好勝心要把握一種度,要適度,而不可過分強求。在做事時,要鼓勵男孩子想盡辦法,盡一切努力去完成任務,去追求最優的結果。同時,在過程中,要注意方法,要正當的競爭,而不能采用不當的方法。當然,如果最終盡力了,但是結果并不盡如人意,這時,就需要父母家人引導孩子放平心態,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再努力做到。
男孩子爭強好勝怎么辦
男孩爭強好勝有積極的一面,但如果孩子把爭強好勝發展過度了,也會滋生出許多毛病。爭強好勝,靠的是自身的實力。如果孩子忽視了充實自己,不去追求更高的進步,而想要強取強求勝利果實,是不可能受人歡迎的。所以,父母要將男孩的好勝心引導到好學心上來。
孩子性格好強,愛爭第一,為此時常與他人發生爭執,爭不贏就感到不爽甚至哭鬧,這就是典型的"爭強好勝"之性格。那么,家長面對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呢?
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
1.多陪伴孩子
我家三歲的二寶最近就顯示出了強烈的好勝心,和他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戲時,如果我比他找的快,他就會說:“不行,我還沒說開始呢!”重新開始后,他會迅速地指出不同,然后高興地說:“我找到了,我第一!”
適當地讓著二寶,會讓他開心,體會到贏得第一的幸福感,但我不會一直讓著他,有時我會故意贏了他,即使他重新提出開始,我依然要贏他,他就不高興了,撅起小嘴巴。此時我就會示弱,“你都贏好幾次了,我一次都沒有贏,我好傷心啊!”二寶看我很傷心,就會主動謙讓,“好吧,媽媽這次你贏了,下次讓我贏。”
這樣的親子游戲,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更多地享受到快樂,而不是輸贏,即使偶爾孩子對輸贏很看重,父母也可以通過游戲淡化輸贏,當孩子贏了的時候,我們要為他鼓掌,讓他感受到贏得比賽的快樂,同時也要讓他有輸了比賽的體驗,讓他體會到輸者的心情,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知道成就別人,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如今社會上到處都是競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競爭的重要性,這也要求孩子從小就要有競爭意識,從幼年開始,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已成為當前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爭強好勝的心呢?
如何培養孩子爭強好勝的心
比如說,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接觸他們喜歡的這些領域最優秀的一些人。
在兒童的一些故事書當中有很多名人的傳記。比如說他喜歡畫畫,我們可以給他看看梵高或者其他的一些不同的畫家成功的故事,讓孩子慢慢的在他喜歡的領域找到他心目中的楷模。通過他們的故事去激勵他們,讓他們知道做好的方式是什么樣的。這個是培養進取心的其中的一種。
另外一個呢就是在孩子失敗的時候,我們應該抱著一個什么樣的溝通方法。
比如說,孩子在一次的考試成績中失誤或者他在很喜歡的比賽中受到了挫折,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應該從鼓勵的角度出發。比如說:“你很棒,你下次是可以的”。或者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他失敗的原因。
孩子有好勝心,是培養自我意識必經的一個成長階段,作為家長要做到正確引導即可。將孩子的好勝心轉化為自信自強用于面對困難和壓力,有責任感的方向引導,而不是讓自己成為自負,目中無人,心比天高卻不能腳踏實地做事的人。那么孩子爭強好勝好嗎?
孩子爭強好勝好嗎
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同樣,每一個事物都應從正反兩面去分析。
好的影響
好勝心強的孩子往往會有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較高的自我要求,這是他們學習和處事中很有益處的影響。
因為好勝心強,這些孩子往往知道什么時候要認真對待,比如在學習時,他們可能更少需要成人的監管,而是自己管理。當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時,他可能會反思自己,未來更加努力。
上一篇: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
下一篇:孩子沒有好勝心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