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問題及對策
2023.10.31 07:25
416瀏覽
初中生心理健康已成為青少年成長中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起初是青春期的小問題,但由于父母的不重視,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了成長時期難以解決的問題。
初中生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一,初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叛逆心理。
許多中學生分辨對錯的能力很差,因此他們常常無法應付父母的辛勤工作和對老師的批評和教育。他們對一切都充滿懷疑,對積極的宣傳持否定態度,無端地否認榜樣和先進人物,發展不良傾向的情感認同,并被動地抵制思想教育和遵守要求。
(2)沉迷網絡。
青少年時期,大多性格不太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沖動易怒,想要獲得自由,但是自己又沒有足夠的能力。想要擺脫家長同時又不得不依賴家長,所以一個人的叛逆期就是這個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的處理方式特別重要,這個時候的孩子,想要獲取自由,其實內心深處是希望獲得尊重和自主權。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一些選擇或者問題的時候,可以多問問孩子的意見,面對問題可以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同時跟孩子溝通要多些耐心,引導多于決定。
初中生有心理問題怎么辦:
一、青少年時段是花開季節,活潑開朗,青春可愛的年段。過去活潑可愛轉入青春期自身漸漸孤僻,不要說話,活動空間越來越少,孤僻的心里心態常常躲在房間,脾氣暴躁,不相見朋友包括家人等等,形成青少年心里因素是受外界影響,人和人的差別,和自身青春期,學習壓力,家庭等因素,久而久之形成心病。
二、父母家人在孩子面前多說開心話題,有些家庭父母基本天天吵架,這樣多少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不開心。不要給孩子學習添加壓力,父母要多觀察孩子心情動態,多和孩子說說話引導孩子藏在心里話說出來,正確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打開心門,樂觀向上面對人生。
三、引導青少年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還應學會借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2)在自我認識和評價的基礎上,引導青少年進行自我體驗訓練。使其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知滿,隨著年齡的增長,讓他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3)自我監控,引導青少年調解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范,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形成良好的個性性格和心里品質。
四、對于輕度的自閉,發育遲緩,心理咨詢也非常重要,他們的心靈也需要在心理咨詢的環境中,得到放松,休息,與發展。特別有些被診斷為自閉或發育遲緩的孩子,有過出生創傷,比如,早產,難產,或者母親有產后抑郁的,心理咨詢對他們的發展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是心理問題,越小年齡的孩子心理咨詢效果越好,也特別能促進這些孩子的發展。孩子非常喜歡的咨詢形式有游戲治療,繪畫治療,沙盤游戲等等。
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家長們往往對教育管理非常困惑,說重了,孩子起逆反心理。說輕了,沒效果。而且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反映,你說的孩子根本就不聽。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除了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外,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的心理問題:
一、社會方面。
長期以來,社會上有這么一種傾向,即認為中小學生只有進重點中學、進大學才是的出路,考上重點中學,才有機會進入重點大學,這才是人才。這無形中給中小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學校方面。
雖然國家倡導素質教育,但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因此社會及家長仍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好與壞。這就必然造成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單調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學生心理上承受著過重的心理負荷。
初中生逆反心理往往會讓家長們感到措手不及,畢竟十幾歲的孩子叛逆起來是非常不理性的,孩子的脾氣突然變得暴躁,很多家長為此感到擔憂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其實孩子叛逆是青春期必經的過程,家長可以適當勸解,不可采取強硬的措施。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孩子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在很多家長眼里,孩子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孰不知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相互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障礙,從而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因此正確的溝通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式特別重要的。
2、精神需求提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物質層面,他們已開始關注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在生命和安全能夠得到保障的基礎上,人的需求就主要是精神需求,而在精神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尊重需求。叛逆期的孩子普遍存在“誰傷害了我的尊嚴,誰就是我的敵人”的觀念,若遇批評、指責、諷刺等有損其尊嚴的事就會產生對抗情緒,形成叛逆心理。
初中是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奠定學習基礎的黃金時期,一旦孩子在這個時候產生厭學心理,必然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很大影響。偏偏這時候的小孩又很容易步入叛逆期,變得很難管教,家長們就算狠心動手教育孩子、威脅孩子去上學,也沒什么效果,孩子甚至會變得更加無法無天。
初中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一、初中生厭學心理的成因
1、初中生的個性發展尚未成熟。
上初中的孩子剛剛步入學習的軌道,還未脫離“玩”的天性,往往在這時候,孩子的心理和個性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而誘發孩子的厭學心理。
2、孩子存在心理枯竭的問題。
要做好小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你就要看小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通過談話或者是各種渠道來了解小孩子為什么要發生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又有多種的表現,我們要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首先都要知道是什么原因產生出這樣的形象出來。
小學生心理問題疏導及對策:
第一,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小時候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到了青春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
第二,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一樣尊重對待。沒有孩子同意不能看孩子日記,孩子已經長大了,她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心理空間了。你不能這樣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動涉及她隱私的東西。
第三,要讓他參與家庭大事。孩子走向工作單位,往往是要先做領導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動手能力。作為家長,家里老人病了,周一到周五你照顧,周六、周日讓孩子照顧,這樣你老了他也會照顧你。
第四,善于從孩子的態度中發現自己教育方式的問題。有的父母愛得沒有節制,他今天對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對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頭吃。在家里你要讓他明白,讓他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告訴他。
初中階段是孩子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初中生面臨著生理、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和陌生的環境,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矛盾。這就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那么,初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辦?
初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辦?
1、家長要放低姿態,耐心陪伴孩子。
中學生出現心理失常的現象,大多與其家長沒有做到良好陪伴有關。孩子出現問題,要及早發現,最快糾正。
首先家長要花時間做好陪伴,了解清楚孩子所思所想,做到分析問題清楚,找到真實原因。其次,要認識到出現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長時間糾正的思想準備,要有充分的耐心應對。
2、克制情緒、理智處事、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力。
上一篇:初二如何鼓勵孩子
下一篇:到了高中不想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