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孩子沉迷手機該不該沒收
2024.05.17 08:06
266瀏覽
15歲孩子沉迷手機該不該沒收?
不該收,面對沉迷手機的問題,家長能做的還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強行沒收這一種方式,因為手機已經成為了孩子日常的必須用品,失去了手機不僅僅意味著孩子失去了玩游戲的機會,還有與別人溝通的機會,甚至是學習的機會。
15歲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堅持原則很重要
既然決定讓他戒除手機癮,就要從一而終,堅持到底。玩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大于益處,雖然手機里的動畫片和游戲能開拓點事業或思路,能學到點東西,但是孩子因為自制力差,一旦迷上手機就會分散他注意力,變得孤僻,缺少活力,對眼睛也不好。家長在給孩子戒癮時一定要牢記這些害處,不能看孩子哭鬧就心軟,只要你破一次例,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2、讓孩子有事兒可做
15歲的孩子現在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手機,不管是學習也好,還是社交也好,他們很大程度上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但是孩子的自制力一般不是很好,沉迷手機的事情在這個年齡的孩子身上頻頻出現,很多家長都為此頭疼。
15歲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的榜樣作用十分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長也要做好一個榜樣的作用,盡量減少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切勿自己天天抓住手機不放,卻要求孩子去好好學習,認真做題,這樣說服力太弱了。
2、積極與孩子溝通
讓孩子明白整天玩手機的害處、在初中讀書的階段,需要經常用到手機的機會是比較少的,所以孩子使用手機一般是游戲和聊天或者看一些視頻之類,真正用于學習的比較少,如果留有手機在家方便老人小孩打電話的就不允許孩子帶手機到學校。
15歲孩子進入叛逆期,沉迷手機,你要去勸,就很難解決問題。還是要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用強硬的態度,告訴孩子自己的底線,如果不能遵守,就要沒收手機。當然,這樣會讓孩子叛逆的更嚴重,所以,在強硬的同時,要用孩子其他感興趣的東西或內容去引誘他,讓他的注意力從反抗你無形的轉變成對你的順從,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因為要面子,也不會再在上一件事上糾纏了。
15歲孩子沉迷手機該怎么辦?
1、放低家長姿態
青少年的內心往往有種“成人感”,他們渴望自己的想法、行為、態度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如果家長還是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去對待,他們自然會用不成熟的方式來回應、反抗家長。
2、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與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確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然后耐心引導孩子明確手機上癮的不良影響,如荒廢學業,影響健康等,讓孩子對手機上癮的不良影響有較為本質的認識,并且告知他合理玩手機是允許的,但是不能沉迷其中。
為什么15歲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機,就是因為他們這個階段進入了青春期,家長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就放手不管了;孩子也認為自己長大了,不需要家長的約束了。但是家長和孩子都不會想到手機其實是個可怕的東西,它可以讓懂事的孩子變得失控,自制力變差,導致沉迷其中。
15歲的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尋找代替活動
想辦法讓孩子減少對手機的沉迷,最好是培養孩子一種藝術類技能,或者做實驗等其他動手的事情,或者是運動去大自然玩耍。也就是用另外的健康的方式,部分替代他玩手機的時間。
2、培養孩子廣泛的喜好愛好
手機成癮的孩子往往缺少廣泛的喜好愛好,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了網絡中的網游乃至低級趣味,假如從頭培養孩子的正常喜好,有益于孩子的成長。如培養孩子的體育喜好、音樂喜好、書法美術喜好等都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
我們以前那個時代,小孩的玩具都是一些鐵圈呀,毽子呀,皮筋之類的東西,而現在的小孩的玩具都是一些高科技電子產品,其中就包括現在生活必備的手機,他們把手機當作娛樂的工具,但由于手機內容復雜且充滿誘惑力,導致孩子沉迷其中。15歲的孩子說大也長大了,說小也還小著呢,他們沉迷到手機這個虛擬的世界中,最大的表現就是不愛說話,不理人。
15歲孩子沉迷手機不理人怎樣解決?
1、觀察
我們可以用客觀事實的方式跟孩子說:“你玩手機的時間已經超過我們約定的時間12分鐘了,現在已經到了寫作業的時間了。”這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就很難引起爭議,因為我們陳述的是一個客觀事實。所以,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陳述客觀事實,而不是跟孩子說自己的主觀評價,所以我們要認真區分好“客觀事實”和“主觀評價”。
2、表達你的需求
“你玩手機的時間已經超過了約定時間12分鐘了,我已經提醒過你三次,你還是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我感覺很無奈,因為我想看到,你是說話算數、遵守承諾的。”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他們就更能明白我們的心意是什么、出發點是什么,我們沒有把自己感受的責任推到他們身上,所以也不會引起他們的對抗。
案例:我家姑娘今年15歲,上初三,因為沉迷手機,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然后產生厭學情緒,現在不想去上學,就在家里帶著玩手機,也不和我們交流,我想勸勸她,她就非常不耐煩,還和我發脾氣,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出來。我該怎么做呢?
15歲女孩子沉迷手機厭學怎么辦?
1、建立網絡、作息、學習等界限
如果孩子對使用網絡,生活作息,學習等方面沒有一個邊界的話,黑白顛倒玩游戲,如何能重返學校呢?所以一定要幫孩子建立界限。
2、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與焦慮情緒消除
孩子不上學,在心理上會遇到不同的問題,特別是面對學習,面對學校老師同學可能會有焦慮的情緒,這些需要我們家長提前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與焦慮情緒消除,讓孩子找到價值感,成就感等。
15歲孩子要不是正在備戰中考,要不是就已經升入高一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孩子都會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往往會因此而沉迷手機游戲無法自拔。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孩子的痛苦,爭取想辦法減少或者緩解孩子的壓力,在生活中,盡量不要要求孩子的學習,讓孩子勞逸結合,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學習,也就會減少孩子沉迷游戲的可能了。
15歲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無法自拔了怎么辦?
1、跟孩子正常探討游戲,幫孩子處理好學習與游戲的關系。恰當地解決孩子成癮的辦法是和孩子討論游戲的玩法,讓他們明白如何兼顧游戲和學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游戲時間和學習時間,如何在游戲放松之余保證學習不受干擾。最重要的解決成癮問題的關鍵,就是經營好親子關系,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2、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夫妻和睦,教育方式得當,跟孩子從小訂立上網規則。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則要跟孩子交朋友,父母要堅決執行和孩子共同訂立的上網規則。當孩子上了高中、成年之后,父母可以把上網的管理權力和責任交給孩子自己,讓孩子最終成長為一個自律的人。
3、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價值感。為了避免孩子在手機游戲中越陷越深,父母要在現實生活中給予孩子足夠的認可、賞識、尊重和信任,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價值感。有了自信心和價值感,孩子就不需要在虛擬世界里追求認可和價值感了。有一本書,書中提到了教育孩子的三根支柱,分別是無條件的愛、培養孩子的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我想,一個家庭如果踐行了這三根支柱的理念,那么一定不會出現游戲成癮的孩子。
4、幫助孩子療愈“內在小孩”,釋放壓抑情緒。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當遭遇傷害,內在的自我就會停留在當下的年齡,變成一個“內在小孩”。每一個游戲成癮的孩子都是因為他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善待。父母的回歸,任何時候都不晚。我們要關心、愛護、療愈孩子們的“內在小孩”,釋放孩子內心被壓抑的情緒,重塑被摧毀的價值信念,做真實、快樂的自己。上癮問題不是靠個人的力量就能順利解決的,往往需要他人的幫助。對孩子游戲成癮的干預需要家庭的參與,尤其是兒童游戲成癮,更需要家人從親子關系入手進行家庭干預。
上一篇:上初一的男孩子叛逆怎么辦
下一篇: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