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媽媽愛程程寶貝
2022.08.22 15:51
675瀏覽
1回答
小小家伙真可愛
數學并不是一門,很容易就能學好的學科。孩子在數學學習的路上,就注定會面對到很多困難。而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應選擇,給孩子講解題孩子不懂的名詞,原理,然后讓孩子自己獨立去思考,只有這樣慢慢積累的多了,孩子的成績自然就提上去了。
數學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1、數學錯題集
聰明的孩子,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犯了錯誤以后,能及時發現并吸取教訓,改正錯誤。把錯題積累起來,不斷翻看,力求不在同一地方犯兩次錯很有必要。
整理錯題集并不難,將錯題集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家長也能大有作為。引導孩子一看到錯題,就逐環進行“追查”,找出造成錯誤的具體環節;
再查出這個環節是由哪個方面的原因“催生”出來的,一般不外乎基礎知識、運算、解題方法及解題思路的問題;
找到根源再去看看,琢磨琢磨,再進行針對性地練習,問題就解決了。這樣可以解決同一類的問題,清除了問題所在,學習自然就會進步。
2、學會認真仔細的看題目
對于一道具體的習題,解題時最重要的環節是審題。審題的第一步是讀題,這是獲取信息量和思考的過程。讀題要慢,一邊讀,一邊想,應特別注意每一句話的內在涵義,并從中找出隱含條件。
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讀題、思考的習慣,心里著急,匆匆一看,就開始解題,結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長時間解不出來,還找不到原因,想快卻慢了。
所以,在實際 解題時,應特別注意,審題要認真、仔細,學會理解題目。
3、熟悉基本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
解題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
對一些基本的、常見的問題,前人已經總結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題思路和常用的解題程序,我們一般只要順著這些解題的思路,遵循這些解題的步驟,往往很容易找到習題的答案。
4、養成正確的做題習慣,好習慣受益終生
既然做題速度慢,我比較推薦多做練習多做數學題,做題時要講究一看二想三動四回顧。先看清題意,再思考題干和題肢之間的關聯,然后才動手,最后總結。
當你習慣了這些步驟后,就能快速答題了。切忌沒有形成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之前,一拿到題就悶頭做,很容易浪費了時間,得分還不高。
當你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技巧,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思維時,才能一拿到題,就開始動手。
5、認真做好歸納總結
在解過一定數量的習題之后,對所涉及到的知識、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以便使解題思路更為清晰,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類似的習題一目了然,可以節約大量的解題時間。
上一篇:數學填空題不好是因為什么
下一篇:數學總是學不好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