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與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
仙女晨晞
2022.11.07 18:19
484瀏覽
1回答
常樂無憂
老師精力有限,每天都要面對幾十個、上百個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家長要主動多找老師了解情況,把問題落到實處,及時了解情況,沒問題固然好,有小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防微杜漸。
怎么與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
一、問課堂表現
家長可以問“孩子平時上課的時候坐姿端正嗎”“老師您提問的時候,孩子有積極回答嗎”等問題,老師聽到后會很容易回憶起孩子上課時的一些細節表現,做出對應的回答。如果老師自己沒有印象,那么內心里也會產生緊迫感,以后也會下意識地去多留意你家孩子的表現或者多讓你家回答問題。無形中,就促使老師給予你家孩子更多的關注。
二、問學習方法
家長可以問“我家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怎么樣”“測驗結果好不好”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跟孩子的學習方法有關系,老師會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告訴你關于孩子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情況,比如做題比較馬虎、寫作潦草、對詞組的理解比較弱等,并會給出相應的建議,家長私底下可以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改進教育。
三、問運動鍛煉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運能能力不僅是中考、高考必考的項目,而且還對上文化課的質量影響很多,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體能強的孩子,精力會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所以要問一些老師孩子體育課的表現積不積極、能不能跟得上節奏,如果孩子在學習對參加運動鍛煉比較消極,或者運動能力對比較弱,那么家長在家里要加強對孩子體能的鍛煉。
四、問人際關系
社交能力也是求學期間孩子要重點培養的技能,家長也要通過跟老師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情況、合不合群、喜歡跟哪些同學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欺負等,順便也可以咨詢老師有沒有什么建議,然后把從老師這邊了解到的情況跟在家時的情況進行比較,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或者性格問題,針對性解決,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性格更加健全的人。
五、了解孩子在園的行為以及情緒問題
很多時候有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的表現往往都不一樣。在學校的時候,孩子可能為了讓其他同學羨慕妒忌恨,也可能為了得到老師的贊揚,他會表現的特別的好。可是回到家里的時候,身邊都是親近的人,孩子可能連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時候,不妨了解自己孩子的行為以及情緒問題。
上一篇:初一數學學習計劃
下一篇:孩子三年級了還是不開竅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