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和孩子溝通
小小馨欣兒吖
2022.11.16 11:29
463瀏覽
1回答
櫻花雨888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父母的角色始終是一位忠誠的陪伴者和引導者,少一些作為長者高高在上的姿態,多蹲下來平等的和孩子對話、溝通,或許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溝通力越來越出色。
怎么樣和孩子溝通?
1、合適的時間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最好選擇一個雙方都很平靜的時機。一定不要選擇成績單下發的當天,這時候孩子心理有恐懼感,父母有正在氣頭上,不適合溝通。輕松的環境,你和孩子都可以調整好狀態,雙方都做好表達的傾聽的準備。
2、分析原因
單純安慰,只能治標,并不治本,如何治本?那就要分析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怎么分析呢?讓孩子拿出試卷,找出哪些分是該失掉的,哪些分是不該失掉的。失分的原因是知識性的原因,還是審題不科學、答題不充分導致的?
3、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
當然最好培養溝通能力的時候就是孩子和同齡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候。很多家長特別是祖輩遇到孩子們的爭執都要急忙上去幫忙,仿佛怕自己孩子吃了虧,可他們忽視的就是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能力、和伙伴溝通能力的鍛煉。孩子之間,哪怕是咿呀學語期的孩子,互相說說他們的語言說不定就能達成和解。
4、鍛煉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小,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家長都喜歡直接幫助他們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要引導孩子多聽取不同的意見,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但讓孩子善于獨立思考不是拒絕別人的幫助,是要讓孩子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后在腦中反復打量后形成自己的想法。
5、讓孩子學會禮貌用語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使用并教導孩子要注意禮貌用語,如與人打招呼或是打電話的用語,在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應該怎樣說,如何回應別人的感謝等等。當孩子在他人面前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一般都能得到對方好的反饋(像是表揚或是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有積極性,喜歡和人交往,提升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6、給孩子敢于表達的氛圍
很多家長未來便于管教孩子,經常會表現出威嚴的樣子,讓孩子認可自己的權威,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經常用命令孩子,如果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則用自己的權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
導致孩子溝通能力差的原因:
1、沒有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在外面會被欺負,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讓孩子在家自己玩耍,長時間的累計就使孩子出現不合群的現象。父母總是讓孩子在家寫作業、看書,認為這樣才是愛孩子但是看似這樣有利于孩子成長,但是慢慢的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和朋友相處了。
2、交流人的態度
如果孩子在描述自己的想法但又表達不清楚的時候,家人作為聆聽者要給予鼓勵,而不是因為聽不懂就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態,這樣就會導致孩子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思維開始出現偏差,最終表達的意思不符合想法。
3、家庭因素導致孩子交際能力弱
家庭是孩子接觸最多的,所以家庭的氛圍對于孩子交際能力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如果家庭之中父母或是親人總是爭吵不休,沒有和睦相處的氛圍,親人之間總是存在矛盾爭執,那么孩子也就容易對交往產生抵觸,出現孤僻的行為和心理問題,會害怕被拒絕或是產生爭執,從而不主動與人交往。
下一篇:最近孩子成績下滑該怎么跟老師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