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到初二成績就穩(wěn)定了
小言的媽媽
2022.11.21 17:22
752瀏覽
1回答
小玖的寶媽
初二學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在這一學習階段,因為數(shù)學、英語、物理幾門學科的特性,學生們在學習這幾門課程的時候,他們的思維模式和邏輯分析能力也已經(jīng)大致定型了,能學得進去,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話,家長們就不用過多擔心孩子以后的學習成績了。
為什么到初二成績就穩(wěn)定了?
1、腦筋特別聰明的孩子
雖然他們腦筋夠用,不過在平時玩心太重,不太注重學習,實際上他們的底子非常好,如果在初三時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發(fā)奮學習,也完全可以追得上。有些學生,初一、初二,他們或是愛好玩游戲,或是沉迷在小說里面,初三時,意識到中考的重要性了,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督促下,改掉了不愛學習的壞習慣,不久后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有了很大的起色。
2、中間層的一些學生
這些學生平時學習就比較踏實刻苦,一直在一點一點前進。等到初三時,學著學著,突然間“開竅”了,學習成績出現(xiàn)了較大的進步。不過這樣的學生,少之又少。
3、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在小學學得很輕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揚。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養(yǎng)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二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
4、學習習慣上的原因
現(xiàn)在初中學生學習成績好壞主要不是取決于智力因素(智商),而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情商)。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興趣、體力,還有習慣等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也是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取決于非智力因素。小學生、初一學生中,一部分學生貪玩好耍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造成的原因,是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快樂地學習,怕他吃苦,怕他受累;是家長和老師督促、教育不夠。
5、理想和價值觀因素
初二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這時的孩子如果沒有理想,有不正確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虛無、仇視、冷漠等),就會形成人的發(fā)展的“價值空白”或“價值邪惡”,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這不僅僅會造成學習上出現(xiàn)分化的問題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讓人擔憂!
上一篇:孩子九年級成績不好還能趕上嗎
下一篇:孩子初三了成績一塌糊涂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