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到了初二成績就落下來了
洛水伊佳人
2022.12.05 16:45
446瀏覽
1回答
王心寶貝5201413
初二的學習和初一年級有很大的區別,要引導孩子更加注重自己學習品質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克服初二年級兩極分化的危險,穩步提升學習成績。
為什么到了初二成績就落下來了?
1、缺乏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平時的學習、做題只是依葫蘆畫瓢,而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知識點、運用知識點解題,一旦知識點和題目的復雜性、難度增加,就會疲于應對,破綻百出。
2、跟學習自信心有關
學習上一旦遇到挫折就自暴自棄,不是抱怨自己智商太低,就是抱怨出題者故意刁難,根本沒有花功夫去尋找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和解決辦法,久而久之,問題積累得越來越多,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怎么可能從困境中走出呢?
2、初二是厭學情緒的高發期
很多家長不明白,孩子在小學初一還很聽話,老師留的作業按時完成,怎么到了初二就討厭學習,不按時寫作業,甚至對家長的一些囑咐也開始有厭煩情緒。其實這是他開始思考學習意義了,如果他找不到學習的原因,就自然沒有動力學下去。升入初二大腦快速發展,他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不再問其他人,而是開始思考“我應該怎么辦”。
4、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一些聰明的學生,靠著聰明很輕松就能學好,還能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他們錯誤地認為到了初中還可以那樣,不認真努力靠著一點聰明就還能學好。然而初二一年的知識量等于小學六年,不再是做事馬虎、不求上進和一點聰明就能學好的。這時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業是很有幫助的,它才是你的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基礎。
到了初二成績就落下來了怎么辦?
1、從假期就開始做準備
假期是查漏補缺很好的學習時間。找出自己的弱點,從基礎開始學習,爭取在開學前把各科補齊。多閱讀、學會生活自理、學會安排時間、多鍛煉身體,讓自己能剛好的適應初中生活。還可以和高年級的學生請教一些學習方法,和他們多溝通交流。
2、要區分主次輕重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后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初二時,每門主科應有一本課外輔導書,課外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必要的。初二后半學期,地理、生物要結業,聽好課,掌握必要的知識即可。政治、歷史是開卷考試,除了聽好課,還得多關心時事,如看些新聞等等。
3、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早晨,人的記性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學、物理,這時候解題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你可以多讀些課外書,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語段,就抄下來以積累素材,到時寫起作文來就輕松多了。
4、注重一題多解
在初一初二我們相對來講時間比較充裕,所以在做題時應盡量多想幾種解法,不要僅僅滿足于把這道題做出來,而應想想這道題還有沒有其它的解法,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思路,而且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應對壓軸題或者是附加題。
在訓練了一段時間后,應開始嘗試著“多題一解”,即能不能把所做過的題目分類,把解法相似的題目歸納在一起,分析解法之間有沒有共同的規律,嘗試著把規律提煉出來,也就是我們說的解題思路。
我們知道題目是無限的,永遠也做不完,但是解題思路和方法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思路方法掌握了就可以應對絕大部分的題目,而不需終日沉浸在題海當中無法自拔。我們經常說怎樣才叫讀書?把一本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就是讀書,而我們做的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就是這樣的。
5、學會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
很多學生在做題時都會發現,面對單獨考查某一個知識點的考題能夠輕松解出,而面對復雜題目,需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的難題,往往無從下手。原因就是孩子們沒有構建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知識點孤立起來,沒有在大腦中形成統一。這就導致了孩子不能自主思考如何解題,面對難題束手無策。
上一篇:初中數學如何考滿分
下一篇:數學成績提不上去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