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步琳萌新
2023.10.19 16:42
509瀏覽
1回答
徐愛月媽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古至今人人都在教育我們要有抗挫折能力,只有經歷過挫折的洗禮,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才不會慌張,才會坦然面對。那么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
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在情緒上需要能夠跳脫出來,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一時的失利或不順,傾聽孩子失敗的痛苦,耐心陪伴和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到,一時的挫折并不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這里,父母傳達的情緒信息是很重要的,平和包容的心態,會讓孩子更快平靜下來,也能以平常心來對待挫折和失利。
2.要讓孩子知道,誰都會失敗
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偉人失敗的故事,勵志這件事情雖然老套卻永遠不會過時,而且對任何心存希望的人都適用。
3.塑造孩子的性格
每個人都希望真實的自己受到珍視,人的價值不是來自成績,而是來自我們的性格。告訴孩子,讓我們驕傲的不是他們的分數、成績和名次,而是他們優秀的品格,我們可以以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抗挫力。
他們表現良好時,請予以注意。孩子表現良好時,我們要予以及時的表揚反饋,以培養他們的品格。鼓勵正向的品格,孩子會感覺非常好,會尋求更多的機會。
幫助他們形成另一種視角。當意識到有些人,生活艱難很糟糕時,孩子會認識到,他們有心懷感激的理由。孩子形成關愛他人的視角,對孩子是有益的。
4.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一個人一旦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就不會輕易地屈服于各種挫折,而是以頑強的毅力戰勝挫折,不斷前進。
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
1.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在這些所謂的挫折面前,孩子能受到教育,明確挫折對自己的作用,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身上那些不良惡習,從而更加獨立自主。
2.讓孩子更好適應社會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意識,就可能被社會淘汰。
3.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生活本來就是磕磕碰碰的,孩子從小到大,本來是要面對很多挫折的,遇到挫折了,扛過來了,再面對類似的挫折時,就有心理準備了,也就能夠承受了,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增強了。
上一篇:孩子做題總是粗心怎么糾正
下一篇:孩子做作業馬虎不認真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