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2024.05.09 08:05
230瀏覽
不當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多氣人,真的是平時母慈子孝,出了問題就雞飛狗跳,特別孩子總是拖拉磨蹭,還不知道著急,自己催來催去,卻發現根本不管用,這是因為你用錯了方法。那么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有哪些呢?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一、找原因。
1、家長過度催促。
家長越催促,越容易引發孩子厭煩,乃至于激起叛逆之心,尤其次數一多時,孩子對父母的催促只會當成”耳旁風“。
可以說有時候孩子拖拉,問題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說得太多了,過多地催促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吃飯拖拉磨蹭的小孩要不就是自身習慣的問題,要不就是家長飯做的不好吃,孩子不想吃。對于第二種,家長可以適當做出改變,第一種,家長要解決孩子的習慣問題,在平時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并通過以身作則影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吃飯拖拉磨蹭的原因:
1、對這件事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非常積極,不喜歡的事能怎么拖延就怎么拖延,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當孩子對一些事不感興趣,而家長又堅持要讓他們去做時,孩子就只有“磨時間”,敷衍了事了。
2、天生慢性子
有些小孩不管外界發生怎樣的變化,都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行動軌跡,只全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安靜沉穩,做起事來也是不慌不忙、慢條斯理的類型。
一般來說,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是從小沒有養成時間觀念,對學習認識不足。這時候,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做事的時候也切記拖拉。然后,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任務意識,以及目標規劃,從而幫助孩子遠離拖拉。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原因
1、對時間沒有概念。尤其是上小學的孩子們,對于時間沒有什么概念和理解。只知道,媽媽叫起床吃飯上學,就是該起床,要去上學了。到了學校后,就會有老師或者學校的鐘聲來提醒上課或者下課,以及放學回家。而且,孩子們的天性都是愛玩,常常都會因為沉迷與玩耍和游戲而忘記了寫作業的時間。
2、課堂聽課效果差。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課堂知識為基礎是高效率作業的前提,而有的學生圖省事,做作業前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這樣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回憶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一會兒又打電話問別的同學,寫作業的速度自然也會慢下來。
3、不喜歡學習或者不會。有很多的孩子普遍存在著厭學的心里,討厭學習,不喜歡學習。而且,還有的孩子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理解不了,不會做。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寫作時出現磨蹭的情況。
4、被某些東西吸引。科學的研究證明,上小學的孩子注意力時間是很短的。所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分心,或者被某些東西吸引的情況。比如,書桌上那盆開得芬芳四溢的水仙花,陽臺上被風吹動而發出清脆悅耳的風鈴,以及媽媽在廚房做飯飄過來紅燒肉的香氣等。
俗話說,拖拉不是病,拖起來真要命!小至3歲,上至80歲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拉。而在3-12歲這個階段是調整改善拖拉的最佳時期,許多孩子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培養好良好的習慣,將來拖拉就會轉變成“拖延癥”,就有可能會陪伴孩子終身。
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
第一,正面引導。
平常當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都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長時間以來會讓孩子認為在家長眼里,我就是個拖拉、磨蹭的孩子。導致孩子積極性可能受到打擊,行為會更加磨蹭。所以,家長與其催促,不如用正面來引導孩子,正面鼓勵會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情緒體驗和明確的目標,孩子才會更好的做好每件事。
第二,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但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
很多家長喜歡催著孩子做事,但是孩子是越催越慢,時間長了,不僅沒改,反而加重了孩子磨蹭的習慣,這就在提醒各位家長要掌握正確科學的教育方式,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孩子拖拉磨蹭還屢教不改怎么辦?
1、和孩子商量著做計劃
制定計劃時,家長一定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展開討論。家長的態度一定是溫和的、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一定是平等的。以孩子為主,家長做補充改善,制定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計劃。計劃中包括學習任務,也包括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
2、引導孩子管理好時間
在計劃執行時,家長不要參與過多,放手讓孩子去做。在規定的時間之前,提前提醒孩子,給他一個緩沖時間。家長可以在跟孩子規定的時間內提前十多分鐘去提醒他,如果不提前提醒孩子,孩子沒有心理預期,做準備還要花時間,你又忍不住催,反而越催越慢。
孩子所謂的磨蹭和拖拉,無非就是父母給孩子定下了一個限時時間的任務,如果孩子沒有完成的話,家長就會給孩子下一個定義“磨蹭”。可是,家長有沒有站到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過問題呢,看看孩子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完成一件事呢。如果沒有,家長就要停止自己的催促,去共情孩子了。
小孩子拖拉磨蹭怎么辦?
1、尊重孩子
父母在制定計劃要和孩子一起交流,讓孩子自己思考問題,并且讓孩子知道父母制定計劃的用心。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我們在引導的時候,孩子也會積極思考,學會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有條不紊。
2、讓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孩子有拖延癥多半是由于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引用一些故事來給孩子講珍惜時間的好處,還可以給孩子臥室貼一些圖畫來提醒孩子,另外,還能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帶來的壞處等。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但正是因為家長過于看重成績,往往給孩子“包袱”,拼命逼孩子學習,不僅成績上升不了,反而可能造成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也可能直接產生了“厭學”的心理。
一旦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理解,就會產生失敗感和煩躁感,從而對學習產生消極態度,一旦產生消極學習態度,孩子一學習就會各種的不舒服,容易患上“厭學癥”。
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及解決辦法:
第一,孩子缺乏關愛。
孩子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顧,就會感覺自己很孤獨,很可憐,所以年幼的心靈更加脆弱,容易產生消極心理等等,開始放縱自己,忽視學習,慢慢就會厭學。
第二,孩子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上一篇:孩子學習懶惰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早戀了怎么辦作為家長如何處理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