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矯正孩子的厭學心理
2023.12.10 08:14
320瀏覽
現在家長都在干擾孩子正常的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抑制孩子活力的發展。厭學現在看上去只是一種癥狀,更深層次的影響會在孩子成年后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中一點一滴地體現出來。
如何矯正孩子的厭學心理?
如果家長能及早發現孩子的厭學,及早糾正幫助孩子走出這種情緒,孩子就很可能不會厭學。
(1)父母應該確保每天有與孩子交談的時間。
多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們的一些苦惱,以及他們抱怨的一些問題,讓他們的情緒有出口,感覺得出父母是理解他們的。
(2)不要讓孩子單獨待太久。
尚未成年的孩子由于人生經驗不豐富、心智不成熟,幾次考試受挫、在學習中獲得不了樂趣后就容易輕易言棄。其實,孩子厭學是有多種表現的,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孩子退學了才算有了厭學情緒,那么如何矯正孩子厭學心理呢?
如何矯正孩子厭學心理?
1、每天跟孩子有聊天的時間。
就是讓孩子每天很習慣的跟你傾訴,這就是親密的親子關系的建立,這個功夫要下在平時,孩子愿意跟我們說,愿意吐槽,說明這是件好事,他愿意跟我們說,相信我們,那么情緒有一個出口。
2、給孩子提供學習資源。
比如說,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非常實際的困難,我們要判斷到底是不會學,還是學不會的問題,也就是說到底是學習方法的問題,還是這個內容對孩子來說太難了,他需要額外的補習,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困難。
孩子厭學心理也關乎著家長的情緒,有些家長沒有好的教育方法,所以看著孩子日漸嚴重的情緒問題,他們心理的焦慮一天比一天加重。建議這部分家長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問題,然后想辦法去理解孩子,共情孩子,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那樣才能有進一步的解決。
孩子厭學心理嚴重如何正確引導?
1、有效的溝通。父母應該與厭學傾向的孩子進行坦誠和充分的溝通,能夠從理解的角度來跟孩子進行交談,應該充分肯定孩子已經付出的努力。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4、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事出必有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厭學的孩子,我們家長應該這樣正確引導,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比如厭學的根源是因為家長給的壓力過大或是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所以他從心里開始抵觸學習,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平衡競爭的心里因素。總之,我們正確的引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善于化解自己遇到的困難。
如何改變孩子的厭學心理
1、營造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孩子一塊制訂一份適合又有針對性的學習作息時間表,但不必完全改變家庭日常生活規律。另外,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為孩子的學習和對家庭教育意見的分歧爭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嚀、萬囑咐,讓子女感到嘮叨個沒完。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人情往來的應酬,吵雜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心緒不寧,煩躁不安,不能靜心學習。
2、幫助孩子樹立必勝的信心。
信心是前進的源泉,進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學習上,氣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創設成功機會,滿足孩子高層次需要,厭學者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信心,若家長適當地降低對子女的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滿足他們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動機,增強信心,克服自卑,糾正厭學情緒。
經常有人會問,怎樣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孩子成績不好怎么辦?回答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陷入困境的孩子缺乏動力,很難保持精神狀態,需要父母更加努力。父母要不斷調整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分析,不斷反思,去改進,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方法很多,但是孩子的情況也很復雜,家長的操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每一種方法都立馬見效,但是通俗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是一樣的。
如何糾正孩子的厭學心理
第一,從自尊開始。
沒有自尊心的孩子無法激發強烈的動力,又如何能自發地努力學習呢?
很多孩子學習不踏實,愛玩,每次回家總是在玩和學習之間發生沖突,不說給他多少任務,能完成作業都謝天謝地了。那么這樣的孩子怎么考上重點學校呢?這種孩子不善于控制自己。一方面是他天生對自由的熱愛,另一方面是他的自尊心讓他無法丟下學業。孩子雖然還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但總有一天他會長大的,只要他的自尊心能保持得很好,不會差。
關于孩子有“厭學”的情緒,并不是一個很個別的現象,而是增加的速度,而且最早的學生厭學逐漸提早。也就是說,有這種情緒的孩子,年級越來越早。有一些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厭學了。
如何改善孩子厭學心理?
第一:不要把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得太滿、太緊張,抽出一些時間讓孩子進行體育娛樂。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親近自然,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擁抱生活,熱愛生活。
第二:給孩子一定的選擇天性,不要過分強迫孩子,特別強勢的家長要注意,不要為孩子決定什么事情,孩子有異議就壓制孩子,讓孩子屈從。
要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聲音,把握大方向,做好引導,然后讓孩子學會選擇,學習是孩子事情,讓孩子學會承擔。
第三:尊重老師,協調好孩子與老師的關系,當孩子對老師有意見時,不要壓抑,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理解和包容老師,相互理解。
我不想做作業、逃課、逃學、和父母頂嘴或者什么也不說。這是孩子厭學的典型的表現。
案例:明明,12歲,剛上初中,非常不喜歡上學。家長一頭霧水。孩子以前顯然不是這個樣子。他很聽話,也很自律,成績一直很好。他怎么突然變成這個樣子了?明明的父母非常擔心,但是仍然讓她繼續上學。好話沒用,狠話也沒用,不僅上學的問題沒有解決,與父母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我們經常用“厭學”來形容明明的現象。研究人員認為,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消極對待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理解的偏差、對學習的消極情緒對待、主動遠離學習的行為。也有研究者認為,厭學是指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消極對待,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的心理狀態和沖突的行為方式和身體現象的不良表現。
厭學現象不僅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在學校的表現、成績,還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人際交往、自信心、自尊、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等。 .
所以對于家長來說,如果孩子出現以下行為,就要小心了! (當然,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下面的行為一定是厭學了)
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上一篇:孩子遇到問題就發脾氣怎么辦
下一篇:初中兒子不想上學如何去勸說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