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級孩子成績為什么會下降
cc寶貝快來
2022.11.11 17:00
453瀏覽
1回答
媽媽咪呀
孩子進入小學以后,很多家長發現,一二年級孩子們差異不大,基本都是90多分100分,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孩子們的成績開始分化,一些孩子開始掉隊,學習越來越吃力。有些孩子甚至出現了成績下滑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3年級孩子成績為什么會下降?
1、難度加深
當孩子更上一層樓時,遇到的困難就會加大。學習也是一樣的,當經歷過加減乘除之后,還會有求體積面積,線性規劃等等,這些都會一步步的加大難度,考驗著孩子。如果孩子在一個環節把握不到位,就會導致后面的知識吸收不盡,成績也會浮動大。
2、基礎不扎實
相信很多家長會在期末成績單上看到老師評價,“該學生基礎不太扎實之類的評語。”這句話就意味著孩子是聰明的,但是對于很多基礎知識不能完全把握,一部分很熟悉,一部分很陌生,達不到總體效果,就會造成基礎題丟分。而在三年級就是一個孩子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基礎知識不能把握住,之后的成績是會有很大的差距的。
3、自主學習能力差
很少有小學生是能做到主動、喜歡學習的,要么是老師要求、要么是父母要求。一旦沒人監督就是玩游戲、看電視。但是在孩子上學階段,有些父母是沒有時間督促孩子學習的,如果自主能力差的孩子,那么上了三年級之后會吃不消。就好比年級越高,家長的外力作用就會越來越弱,孩子就會跟不上。
4、注意力不集中
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注意力(專注)問題占65%。雖然到了青春期,部分的孩子注意力問題會得到改善,但仍然有30%的孩子問題會伴隨終身,影響其未來的工作、社交,甚至是戀愛、婚姻、家庭。在小學階段,孩子基本處于懵懂、好奇的階段,他們容易被一點點小事吸引,就會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最后成績下降。
3年級孩子成績下降怎么辦?
1、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三年級成績出現下滑,大多是一二年級沒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預習、不復習、寫作業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小毛病直接導致了孩子學習越來越困難,困難積得越多,孩子越不想學,成績下滑是必然的。
2、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也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談心,了解孩子的興趣,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學習更加積極。也就是說父母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輕松,愛上學習。
3、讓孩子多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一二年級不喜歡閱讀的孩子,更容易出現“三年級成績下滑”。因為,越到高年級閱讀的重要性越大,語文有閱讀理解和作文,都需要閱讀的積累。閱讀理解能力也影響數學成績,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會因為理解錯題目而做錯題。閱讀理解能力不強,理解題意慢,做題速度也慢,很多孩子題做不完也與此有關。
下一篇:初一的孩子閱讀理解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