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厭學心理疏導
步琳萌新
2023.12.13 11:49
495瀏覽
3回答
茜茜小公舉
厭學心理一旦產生,就會對學習對象和學習過程產生逆反心理體驗,倘若這種體驗在一個人身上長期存留,會沉積固化為不良學習品質,影響個體發展,甚至貽誤終生。所以,面對孩子的厭學心理,家長必須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及時開導孩子,早日成功疏導孩子的厭學心理。
中學生厭學心理疏導:
1、以身作則
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家長要率先垂范,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從事文化類工作的人,可以陪孩子讀書;從事其它行業的人,同樣可以業余時間加強理論的學習。學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不斷進取的精神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能做到這一點,不但對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自己也受益終生。
2、學會與孩子溝通
溝通,很普通卻也是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門學問。孩子厭學,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進行有效溝通。溝通,是雙方都說話,是一種你來我往的過程,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式溝通。家長在溝通過程中要慢慢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共同探討怎樣幫助他走出厭學的困境。
3、告訴孩子的學習的目的性
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以及重要性父母為什么送孩子讀書,其中的目的你比孩子更加清楚,可孩子不買你的賬,他們只是活在當下,并沒有想得那么長遠。所以說,你可以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去體驗生活,從中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4、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
作為家長在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對自己和對家庭的重要意義,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要引導他們明確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在確定了目標之后就要認真地去實現它,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積極心態,從而減少了厭學現象。
5、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成為孩子的發展動力,這是許多研究成果證實了的。但是如果期望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期望對于孩子來說就變為壓力。當壓力大到孩子難以承受的時候,期望帶來的就會是失望。
中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期望過高,會讓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系起來。孩子不愿學習更多的是因為家長和學校傳遞的壓力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范圍,一方面說明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缺乏了抗挫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第二方面家長的焦慮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狀態和行為對抗。
2、學習目標不明確
目標決定方向,初中由于年紀小,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怎么去學習,有的學生甚至覺得是為了父母而學習,以至于缺乏學習興趣,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和任務,所以就想逃避。
3、人際交往問題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同伴關系開始占據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更渴望尋求同齡人的接納、陪伴和友誼,傾向于從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則學生會覺得孤單無助,自尊心受到打擊,就開始討厭學習。他不是真的討厭學習,只是不喜歡學校環境。
上一篇:青少年叛逆不聽話怎么辦
下一篇:中學生厭學如何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