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心理干預
家有倆寶
2023.12.18 14:00
369瀏覽
2回答
小言的媽媽
每個學生幾乎都會有過厭學情緒,但是幾乎每個學生也都知道自己作為學生的職責就是學習,但是又有很多學生扛不住學習的壓力和枯燥,從而產生厭學情緒。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引導孩子放松壓力,改善孩子的情緒,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讓孩子積極面對學習這件事情。
學生厭學心理干預:
1、與孩子溝通
坐下來好好地問一問,到底是為什么不想上學,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是就是認定了不想上學,家長這時候就要進行思想教育,通過一些身邊的事來告訴她們,讓她們知道自己不上學之后要做的事情,要承擔的結果,細心地跟孩子溝通。
2、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愛上學習,像是孩子在學成語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跟孩子玩“看圖猜成語”的方式,當孩子在學歷史知識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看相關的電影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正面的情緒影響下,孩子才能夠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3、正確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關鍵。厭學孩子的特點是喪失了自信心,如果家長適當降低對子女的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逐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4、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
例如,對于一個從未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家長可以調整家庭作業的難度,讓孩子先完成簡單的練習,從而給孩子一種成就感,逐步調整家庭作業的難度,建立學習的信心。
5、主動表揚孩子,調動學習興趣
在這個方式下,家長應該注意不要以以往的方式來試圖說教孩子。而是換個思路,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且還應該避免孩子學習時間過長導致出現厭煩情緒。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通過興趣班、課外讀物等手段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6、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
輔導孩子時,不要取代孩子的學習,而是教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如何使用參考書幫助學習,如何背誦和記憶學習點等。
7、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對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要從小做起,可以在學習上對孩子提出建議,但大可不必“必須聽家長的話”。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以及閱讀的習慣,并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通過這種學習過程培養孩子心里的責任感、使命感。
8、適當的獎勵
幫助孩子設定努力后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鼓勵孩子完成目標,在出現負面情緒時積極調整,完成目標后給予適當的獎勵。
上一篇:做作業磨蹭的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篇:孩子死活不寫作業咋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