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三年級成績就差了
小豬妹!clm
2022.11.21 16:45
580瀏覽
1回答
小艾米寶寶
一般孩子讀書到三年級,是學習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此時孩子的性格、習慣的培養,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將至關重要。那么為什么孩子三年級成績就差了呢?
為什么孩子三年級成績就差了?
1、不愛閱讀
常把“學習”稱之為“讀書”,就是因為學習首先要“多讀書”??偸窃趶娬{,孩子要多讀“名著”,多做課外閱讀。因為語文、英語這樣的學科,字詞句的積累, 僅靠課本中少量的例子,其實是遠遠不夠的。人類學習的第一步其實是模仿,不管是嬰幼兒時期的學習說話、行走,還是后來的動手、寫字,都是在模仿的基礎上習得的技能。
2、學習內容變難
到了三年級,各科考察的更多是綜合的能力,而且難度也會提升很多。三、四年級是一個從具象能力發展出抽象邏輯能力的年齡段,一、二年級的知識體系比較簡單,通過記憶、背誦就可以拿到高分、滿分。到了三年級后,更多地需要孩子進行思考、理解式學習,這時有很多孩子就銜接不上,成績出現落差很正常,能力發展不好自然跟不上。
3、孩子貪玩
孩子到三年級的時候,比起一、二年級年齡更大,玩心也更重了。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年齡還偏小,注意力還集中在上學讀書這件事情上,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在學校認識的同學越來越多,經常和同學玩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孩子的心就會變得越來越野,玩心也越來越重。隨之,孩子花在玩的時間上會更多,花在學習的時間上變得更少。
4、沒有成就感就沒有信心
假如一個孩子經常失敗,每次遇見難題都是媽媽告訴他的答案,他怎么也是自信不起來的,而且也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家長必須引導孩子獨自去解決難題,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要告訴孩子,最多點到為止,最關鍵的步驟要讓孩子自己去突破,這不僅是對孩子的鍛煉,更是讓孩子增長信心的絕好方法。
5、思維轉變
從9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心理發育開始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對應于這種變化,小學一二年級課本上有大量圖畫,而到三年級,圖畫突然減少,這種差異影響學習效果,并很快表現在考試成績上。
下一篇:孩子成績下降怎么鼓勵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