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厭學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克服策略
玥寶大寶貝
2023.11.09 22:43
643瀏覽
1回答
小小馨欣兒吖
現在中小學生形成厭學心理已經不罕見了,那么,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會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呢?那還要從多方面說起,孩子自身和家長是最躲不掉關系的,孩子自身沒有做好學生該做的是一種失職,家長作為教育者,沒有教導好孩子也是失職。
中小學生厭學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長期望太高
有些青少年可能本身并沒有厭學心理,但是因為父母對于孩子的期望太高,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分數,而不在乎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進步。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習慣性的打罵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2、壓力過大
有些青少年出現厭學行為,也有可能是學習壓力過大所造成的。目前國家還是遵循的應試教育,上課期間需要做各種考試試卷,而放學之后也會有做不完的功課。長時間的學習之后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厭學心理。
3、缺乏學習信心
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學生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也有不少學生也努力過,也自認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得不到老師或家長的認可,因為被忽略,損傷了自尊心,失去了自信心,進取心。
4、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
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5、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頗
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發展和賺錢養家,從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而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態度就很消極,整天打麻將,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無所追求。
中小學生厭學心理的克服策略:
1、父母的期望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有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什么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因此,我們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孩子平時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我們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2、父母的鼓勵
家長應該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和孩子一起學習。時刻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慢慢培養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只要有了學習興趣提高成績只是時間的問題。家長要持續的給予孩子關心,陪伴孩子。
3、多與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要多跟孩子和他的朋友做深層次的交流,讓其傾訴內心的想法和壓抑,問他的一些打算。告訴他,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在社會上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不可能養他一輩子,讓他用假期去打一番零工,讓他體驗一下。
另外,家長可以和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理想是什么,有理想那就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來實現,所以家長可以以理想為切入點激勵孩子學習,解決他們的厭學問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4、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在家庭里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里的“環境”指的不單單是安靜的空間、寬敞的書桌,還指的是精神上的環境。
孩子完成一天緊張的學習,回到家后還要做大量的作業,這時家長應該適當地為孩子緩解壓力,比如吃飯的時候多和孩子聊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一味的教孩子努力學習。
5、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厭學學生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徹底改變自己的關鍵。要盡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上一篇:如何開導一個有厭學情緒的高中生
下一篇:高中學生厭學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